综合新闻

第三届“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印尼贯穿流研究国际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8-11-09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日前,第三届“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印尼贯穿流研究国际研讨会”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召集,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共同承办。来自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英国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利物浦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海洋与气候专家参加会议,共同探讨西边界流动力学及其在ENSO和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大会现场

  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袁东亮研究员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海洋、大气与地球科学系教授William K. Dewar 致大会开幕词。此次国际研讨会分为全体大会和平行分会。全体大会设有10个特邀报告,创新群体分会和西太航次分会分别设有11个学术报告。袁东亮研究员作为全体大会主席,在会议上分享了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印太气候变化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Lawrence J. Pratt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William K. Dewar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Christopher W. Hughes 教授、牛津大学David P. Marshall 教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冯明研究员、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余进义教授、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 Michael A. Spall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Pavel S. Berloff教授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孙潮蛟教授先后在全体大会上做海洋环流与气候领域的特邀报告。创新群体成员张荣华研究员、李元龙研究员分别围绕海洋叶绿素诱导ENSO热反馈及中科院科学观测网络构建及应用做大会报告。

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袁东亮研究员做报告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Lawrence J. Pratt教授做报告

  创新群体分会围绕“西边界流和印尼贯穿流的变异和动力机制、“印太海洋环流和暖池”和“ENSO 与气候动力学”三个主题进行学术讨论,总结了过去9年创新群体在西太平洋海域连续组织的8次科考实验,共享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西太平洋-印尼海潜标阵列获得的有用数据,并分享了创新群体的研究成果。西太航次分会围绕“环境和气候效应”进行讨论,对过去9年取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成果进行了总结和交流。     

  专家对创新群体的学术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愿意接受青年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去国外访问和交流,为群体的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交流机会。专家与创新群体成员还就未来科研方向和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研讨。     

  西边界流和印尼海研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近海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次国际研讨会在分析总结已有的观测结果的同时,对扩大国际合作和更好地设计未来的观测实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参会人员合影

“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创新研究群体是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资助的我国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学与气候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团队。该创新研究群体在由我国发起的第一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框架下,通过国家973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的支持,针对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开展合作研究,并于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中期项目评审中获得优秀。

首页 | 关于我们 | 承办会议 | 图文共享 | 研究小组 | 招聘信息 | 会议室安排
版权所有 © 联系地址: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南海路7号
邮编:266071 联系电话:0532-82898520 传真:0532-8289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