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印度洋通过印尼贯穿流对ENSO及其可预报性的影响”顺利通过验收

时间:2019-11-12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191110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在北京组织了对我所穆穆研究员主持的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印度洋通过印尼贯穿流对ENSO及其可预报性的影响结题验收会。验收会议专家组组长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丑纪范院士担任,成员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兆勇教授、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王辉研究员、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雷小途研究员、国家气象中心沈学顺研究员、云南大学曹杰教授、浙江大学曹龙教授、复旦大学吴志伟教授和北京大学杨海军教授。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所作汇报,审阅了有关文档资料,经质疑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1、项目完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如下成果:

1)针对ENSO事件,阐明了印度洋年际变化影响太平洋ENSO的机理,提出了IOD影响ENSO的海洋通道-印尼贯穿流机制,并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下大气桥和海洋通道在印度洋IOD影响太平洋ENSO中的相对重要性;

2)揭示了最容易导致ENSO事件春季预报障碍的两类印度洋海温初始误差,阐明了其影响太平洋ENSO 预测不确定性的机制,即一类误差主要通过印尼贯穿流影响热带太平洋ENSO,另一类则主要通过印-大气桥影响太平洋ENSO

3)识别了ENSO预测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的海温目标观测敏感区,通过观测系统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敏感区在提高ENSO预报技巧中的有效性,从而为提高ENSO预报技巧提供了新思路;

4)建立了一个能够应对ENSO多样性的影响且具有较高预报技巧的ENSO预测系统。

2、项目提出的印度洋IOD影响太平洋ENSO的海洋通道-“印尼贯穿流机制具有创新性;项目建立的ENSO预测系统在预测中能够更好地识别ENSO的多样性,在气候预测领域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项目提出的印度洋目标观测方案已应用于中科院南海所的外场观测,观测结果可用于印度洋偶极子和太平洋ENSO的预测。 

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实现了预期目标,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经费使用合理,文档资料齐全,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主持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共同承担。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揭示不同气候背景下,印度洋偶极子影响印尼贯穿流的结构与机制,阐明印尼贯穿流的年际变化对暖池热含量以及对ENSO的影响机理;揭示IOD通过印尼贯穿流对ENSO事件可预报性的影响,探讨影响ENSO可预报性的关键海区,以及确定改进ENSO可预报性的目标观测敏感区,为提高ENSO预报技巧提供依据。

 

 

 

首页 | 关于我们 | 承办会议 | 图文共享 | 研究小组 | 招聘信息 | 会议室安排
版权所有 © 联系地址: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南海路7号
邮编:266071 联系电话:0532-82898520 传真:0532-8289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