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印-太相互作用及ENSO可预报性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时间:2014-10-24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利用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揭示了在ENSO和黑潮路径变异的可预报性研究中,最优前期征兆和增长最快初始误差的空间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局地性特征(图4);这些特性表征了目标观测的敏感区,从而为开展ENSO和黑潮路径变异预报的目标观测,提高预报技巧,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此外,阐明了Zebiak-Cane(ZC)模式中春季预报障碍现象,主要是由初始误差导致,模式中的参数误差作用不大。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印度洋偶极子(IOD)通过印尼贯穿流变异影响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的“海洋通道机制”(图5),发现其比大气桥过程更加持续和稳定。分析显示,IOD期间,印度洋赤道开尔文波可以穿过印尼海进入赤道西太平洋,进而影响ENSO等热带气候演变过程。该“海洋通道机制”可以使约一半以上的ENSO事件的可预报性,跨越春季预报障碍,由原来的不足半年推进到一年以上。

图5 ENSO及黑潮可预报性研究(左)和印太“海洋通道机制”(右)

首页 | 关于我们 | 承办会议 | 图文共享 | 研究小组 | 招聘信息 | 会议室安排
版权所有 © 联系地址: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南海路7号
邮编:266071 联系电话:0532-82898520 传真:0532-82898520